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提示 >
密室逃脱?不懂法难逃脱!
www.neijiangpeace.gov.cn 】 【 2021-10-14 11:40:09 】 【 来源:法治日报

  要问时下年轻人聚会流行玩什么?密室逃脱游戏定能占一席之地!换上“戏服”,与真人NPC(非玩家角色)疯狂飙戏,在逼真布景中解密通关……游戏设置或恐怖惊悚,或烧脑刺激,别样的互动体验备受追捧。沉浸式收获快乐是真的,在危险边缘摩擦也是真的!


  近年来,密室逃脱游戏中意外事故频发。有些密室存在严重消防隐患,有些游戏设置过于惊悚或危险,以至于玩家被吓到昏厥、住院,甚至遭受严重人身损害。在打卡密室游戏的同时,这些法律问题你应该了解。


  如果玩家在密室逃脱游戏中受伤,责任谁来承担?


  根据民法典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密室逃脱游戏中,对于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主要会从游戏商家是否为玩家提供了符合安全规范的设施设备,是否设置了明显的通知、警示或指引,是否给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的相关安全培训,工作人员在具体服务中对游戏的介绍、对危险环节的警示是否充分,以及出现事故后的处理是否及时与妥当等方面考量。如果安全保障义务没有尽到位,游戏商家将为玩家受伤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包括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在密室逃脱游戏中,如果因同伴的行为造成玩家受伤,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造成直接侵权结果的“第三人”(同伴或其他玩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游戏商家则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另外,民法典明确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也就是说,如果玩家在游戏中主动做出一些不寻常的危险性动作,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商家可以依法主张减轻自身责任。


  如果商家以签订过《免责协议》为由拒绝赔偿,玩家是否只能吃“哑巴亏”?


  现实中,很多密室逃脱商家会要求玩家签订《免责协议》,让玩家声明或承诺,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因惊吓、特定动作等造成推搡、踩踏、摔倒等使身体受伤的,经营者对此“免责”。


  事实上,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系法定义务,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并不能通过玩家的声明或承诺,或者签署具有相同效果的《免责协议》等文件来免除。而且,《免责协议》一般是商家为了重复使用而提前拟定和准备好的,在游戏开始前要求玩家签署,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可能会被认定是“格式条款”。根据民法典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受伤玩家可依法要求商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据法治日报


编辑:郑婷婷

内江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投稿须知 | 联系电话:(0832)2274136 |

蜀ICP备18021300号 中国共产党内江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者必究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西林大道490号 邮编:641100

蜀ICP备18021300号-1 内江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