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9.08”疫情是一场全民阻击战,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有自己的“战场”。医护人员的“战场”在阻击病毒的最前沿,人民群众的“战场”是“安静宅家”,而57岁的老党员蒋宗辉的“战场”在楼栋前的矮凳上和街边的蓝色帐篷里。
一栋两长党员夫妻接力战“疫”
2022年9月8日,内江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当天内江市司法局四级主任科员蒋宗辉接到组织安排后,没有丝毫犹豫,下沉自己所在的东兴区607所社区报到,成为邦泰天著小区3单元楼的楼栋长,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
邦泰天著小区共有30个单元,1500户约1800人。疫情发生后,该小区共有包括蒋宗辉在内的志愿者30人。由于人手有限,工作量巨大,蒋宗辉也开始了“最长通勤”,从早上5:00到夜里12:00。
每天,小区一般早上5:00开始做核酸,蒋宗辉会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准备,洗漱、戴口罩、穿上志愿者红马褂……接下来就是在一条条核酸检测长龙边维持秩序、做好登记。菜包、肉包等生活物资一般夜里十一二点才送到小区,为确保物资新鲜度,蒋宗辉又会和志愿者一起连夜组织发送,常常需要两个小时左右才会把物资送到1500个家庭。
“3单元有96户,两户年龄较大,还有个独居。”作为楼栋长,蒋宗辉对于自己楼栋的情况明明白白。对于年龄较大的居民他会把物资送上门,对于不会使用微信订购物资的老人,他则是每天询问,做好登记。
如果当天没有物资发放,蒋宗辉就会在3单元楼入口处值守。静默管理是阻击疫情的重要一环,也是与病毒赛跑的关键一招。蒋宗辉像个哨口战士一样,精神奕奕、目光如炬,哪怕是夜里12点。其实,他一直有颈动脉供血不足的问题,平时偶有头晕,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熬夜,让他差点倒在了值守卡点上。
但蒋宗辉没有退缩,群众的一声声“谢谢”,在这个守望相助的时刻,给了他莫大的支撑和感动,也是他坚守一线的最大动力。
同样给蒋宗辉支撑的还有他的妻子。蒋宗辉的妻子是内江市邮政公司的职工,也是一名老党员。由于蒋宗辉对电脑操作不熟悉,担任楼栋长期间,妻子就成为了“线上楼栋长”,协助他做好物资统计、登记。9月15日,蒋宗辉接到组织安排承担更急难险重的任务,他就动员妻子继续担任3单元楼栋长,把工作干下去。其实,知道他将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后,妻子早已有这个打算,此时夫妻二人相视一笑,并肩携手接续挑起了这个重担。
蒋宗辉说:“我们是党员!组织一声号令,就必须披甲出征,守护家园、义不容辞。”在蒋宗辉等志愿者和社区物管的共同努力下,该小区没有出现一例阳性病例。
战斗堡垒四名老党员的信念
来不及收拾行装,蒋宗辉来到高新区远达御廷学府小区,此时该小区已经发现两例阳性感染病例,属于高风险地区。在组织安排下,小区赓即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蒋宗辉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
临时党支部一共四个人,其中只有一名同志年纪小一些,有四十来岁,其余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同志,但蒋宗辉开玩笑说他们是“五四青年”。的确,论干劲,他们确实不比年轻人差。
高风险地区的消杀工作至关重要,临时党支部每天要消杀3次,每次3个小时,从早上8:00到中午11:00,大概两万平方米的面积。这项任务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很艰难的。背上五十斤的消杀液体,穿上闷不透气的防护服,蒋宗辉说,一次消杀下来贴身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脚酸痛到不会走路。但老党员们一个都没有退缩,他们商量着,一定要把小区边边角角仔细消杀好,让隔离人员回来后有个安全的环境,决不能再发生阳性感染的情况。
初心如磐党员就该冲在最前面
高桥街道油坊社区书记段红对蒋宗辉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是:到小区第一天,他就冲到了发现两例阳性病例,最危险的六单元值守卡点,当时还没有搭建帐篷,他整夜穿着闷不透风的防护服睡到了单元楼下的沙发上。他说:“那里面危险些,我进去,里面还有居家隔离人员,我去看守,免得他乱跑。”;那几天下雨,把他的凉皮鞋打的“焦湿”(鞋子完全浸湿),由于没有带换洗衣物,他就打个光脚板,穿上防护服在那里值守。
在蒋宗辉看来,这些不算什么,临时党支部的每一名老党员都在疫情防控中默默坚守、默默付出,他作为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更是既要当好“将军”,又要当好“士兵”。他说,临时党支部的四名老党员一起睡过四面透风的帐篷和狭窄的行军床,一起穿上防护服消杀值守,一起用电磁壶烧水洗漱……他们是党员、是战友,短短的时间,大家就在这场战“疫”中建立了过命的感情,这种情感非常珍贵,大家约定,战斗胜利后要再相聚,聊聊战“疫”艰,说说心里话。
蒋宗辉说,每天最轻松的时刻,就是做完当天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绿码时,“大家都会长舒一口气说,又安全了”。
我问他怕不怕?蒋宗辉说:“怕,但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听党指挥,必须冲锋在前。”
蒋宗辉是内江市政法系统党员干部战“疫”的一个缩影,在这场大战大考中,他们闻令而动、尽锐出战,托付妻儿、逆行出征,勇毅坚守、星夜鏖战,用血肉之躯、党性之魂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彰显出内江政法铁军的责任担当,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强大的政法力量。
(郑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