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
内江市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举行
www.neijiangpeace.gov.cn 】 【 2023-03-03 14:55:19 】 【 来源:内江长安网

  邹自景在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

  

  2月25日至3月1日,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在市委党校新校区举行,市委书记邹自景在开班式上作主题报告,并在结业式上作结业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奋力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丹主持开班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震,市政协主席康俊出席;市委副书记、资中县委书记路松明主持结业式。

  

  邹自景在主题报告中首先对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进行了梳理和领学。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吹响了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省委读书班对总抓手进行再阐释、再深化、再拓展。全市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全力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江实践新篇章。

  

  随后,邹自景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进行深入阐述。邹自景指出,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谋划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提出“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总抓手和六项重点任务,形成了推进内江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我们要不断加深理解、深化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快推动市委全会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邹自景指出,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必须夯实和壮大产业基础。要把夯实和壮大产业基础摆在首要位置,在全力做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全面增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奠定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倍增计划,重点围绕“用水、用电、用气保障,用地、用工、融资服务,产业配套、物流体系、环境容量问题,工业文化培塑”四个层次,千方百计做好要素保障、满足企业需求。充分发挥农业的压舱石作用,坚决完成粮食、生猪生产任务,全力做好耕地保护,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设施,保安全、夯基础、强支撑、提效能,加快建设丘区农业强市。全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坚持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两手抓、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同发力,构建高效完善的服务业发展机制,加快发展限上批零住餐,着力推动商场超市发展,搭建各类产销对接等平台,做强传统商贸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电商产业,做强新兴服务业;加强服务业自身融合创新,激发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发展动能,释放助力乡村振兴扩大效应,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邹自景指出,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必须发挥自身优势赢得区域发展竞争。要全面客观分析自身优势、劣势,扬长避短,发挥内江的区位、交通、人口、资源、文化、立地条件等比较优势,从中找到抓工作、干事业的结合点、着力点、突破点,全力以赴变比较优势为发展胜势。要将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和要素聚集优势,进一步巩固现有交通优势,通过建设枢纽平台和打造物流产业,切实把内江地处成渝腹心的区位优势、路网体系发达的交通优势转化为聚集四方资源、辐射广阔区域的物流优势。要将人口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作用,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特色资源,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将文化优势、立地条件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发掘宣传好内江“甜文化”和制糖业历史,讲好内江工商业故事,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商亲商的浓厚社会氛围,凝聚社会共识和合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提速竞跑。

  

  邹自景指出,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必须创造有效凝聚各类发展要素的良好环境。要充分认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把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作为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切实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努力把良好营商环境打造成为内江金字招牌。要充分认识营商环境的层次性,扎实抓好行政许可审批改革,提升要素供给保障水平,提高要素价格竞争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要充分认识营商环境的系统性,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企业评价,切实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要充分认识打造营商环境的长期性,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续抓反复抓,着力解决阶段性的重点问题和重点任务,实现长期性的改善优化。

  

  邹自景指出,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必须切实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改善城乡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要处理好政策设计与群众需求的关系,抓好适老化改造、功能配套完善和综合整治推进城市更新,抓好农房品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施完善推动农村面貌改善。要处理好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老城区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切入口,全面解决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优化提升城市功能,传承好城市文化记忆,提升城市气质品位;新城区要强化城市设计,坚持基础设施、环境、公共服务先行,促进城市结构优化与城市能级跃升。要处理好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布局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推进产村融合,促进农民增收。要处理好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地推进。要处理好专业队伍实施与动员群众参与的关系,所有工程、工作都要让群众参与,既提意见又做活路;健全群众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行管护的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投资。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联动的关系,以政府主导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联动的有效融合。要处理好改造建设与优化治理的关系,加强基层治理,健全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实现改造建设与健全完善治理机制并重。

  

  邹自景指出,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必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本地就业,既要抓产业规模,保障更加充分的就业;也要抓产业升级,供给更高质量的就业。同时,注重优化就业服务,创新思路和方式,建立连接供需两端的平台,搭建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就业需求之间便捷的桥梁。擦亮“学在内江”教育品牌。推进健康内江建设,确保群众基础病能够看、疑难病能看好。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建设美丽内江。打造更高水平社会治安环境。

  

  邹自景指出,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必须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当前,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各项工作都处于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的关键阶段。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政治、强作风、提精神,鲜明用人导向,深入开展“作风能力专项提升行动”,严管厚爱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一流,推动内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邹自景在结业讲话中指出,学习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职能职责,把学习贯彻这次读书班精神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和务实行动,紧紧围绕总抓手、“六项重点任务”和“六个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拿出具有操作性的具体举措、解决办法,见红旗就扛、见先进就争,努力把内江的事业干得火热、干出精彩,奋力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

  

  邹自景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的奋进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尤为重要。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决心,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强化政策资金争取,紧盯项目抓投资促进,全力促进消费恢复提振,抓紧抓实春耕生产,及时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全力以赴巩固当前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加力加劲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和整体好转,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读书班期间,开展了分组学习研讨;邀请省人大农业农村委主任、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杨秀彬,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新,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戴宾作专题辅导;市委常委同志分别作主题发言,结合分管领域谈体会和工作打算。结业式上,各组就学习讨论情况作汇报发言。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一级、二级巡视员,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属高校,各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市级各部门(单位),市属学校、医院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读书班。(刘小玲 徐艳梅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余力)


编辑:郑婷婷
中国共产党内江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