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内江市公安局获悉,内江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李启镇因自主发明制作的“八木天线无人机反制枪”获国家发明专利,被称为内江公安“专利第一人”。
2014年加入公安队伍的李启镇,从警十年,立足本职,刻苦钻研,立足实战、推动工作,先后受到嘉奖一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儿时的爱好种下创新的“种子”
1991年,李启镇出生在福建省一个普通家庭。
儿时的李启镇就像很多男孩子一样,喜欢各式各样的小玩具,更是喜欢各种各样的小零件,还会把它们都收藏起来。
上初中的李启镇特别喜欢物理课,对电路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2011年,李启镇入伍从军;2014年,李启镇退伍后,加入内江市公安局,成为一名特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公安队伍也要紧跟时代潮流。近年来,无人机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并逐渐从军用领域延伸到了民用领域,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无人机黑飞所导致的扰航、窃密、伤人等事件层出不穷,无人机反制器的购买迫在眉睫。
李启镇看着自己曾收藏的各种小零件,不禁想到:“自己能不能研制出一台无人机反制器呢?”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突发奇想的李启镇开始埋头钻研。
白天开展日常训练、执勤任务,晚上李启镇就从网上学习无人机专业知识,从型号分类、技术特点、应用领域等多方面开始了解无人机;从硬件组成、电路分析、电源模块开始学习无人机构造;从导航系统、动力系统、数据连接开始研究无人机起飞原理……
网络知识受限,李启镇便又一头扎进图书馆,查阅各种电路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自购了许多设备,从“看”开始转为“做”。
对于没有学习过专业知识的李启镇来说,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这个过程十分艰辛。
李启镇直言:“找不到人请教,起步初期相当艰难。”为了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他伤透了脑筋,但他的热情却从未退却。
人们印象中的特警队员,总是那般高大帅气、威武勇猛,李启镇也是如此,尤其是当他的“创新”突破瓶颈时,两眼直“放光”。
为了更好支持李启镇研究发明,内江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专门腾出了一间屋子,挂牌成立了工作室。
“那时,李启镇晚上就在工作室里搞研究,一研究就是到第二天凌晨。”内江市特巡警支队的同事介绍。
内江公安“专利第一人”
在长达一年的研发中,李启镇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终于在2023年4月,成功研究出第一台“一种带有八木天线的无人机反制枪”。
于是,李启镇迫不及待开始投入实地测验,测验结果非常理想——不仅能有效干扰阻断无人机飞控系统、信号传输系统,使无人机实现垂直着陆或自动返航,不会击毁或者损坏无人机。
此后,李启镇先后为内江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制作9台无人机反制枪,为单位节约近百万元的经费。
内江市公安局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自主研制无人机反制枪的公安机关。
一次次的代码对接、一次次的后台调试、一次次的户外实测,在创新机制、优化警务模式的道路上,李启镇从未停下脚步……
2020年,李启镇开始接触安检排爆。安检排爆是一项特殊而又危险的任务,开始接触安检排爆工作后,李启镇了解到排爆工作充满了危险性和多变性。
“身穿全封闭的专业服,手拿钳刀,小心翼翼地剪掉电线,炸弹被成功拆除……”这是电影里紧张的排爆场景,但对于参与排爆任务的排爆手而言却是家常便饭。
“怎样才能减少排爆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呢?”李启镇在成功研究无人机反制枪后,又开始自主钻研伸缩式机械臂。
瞄准服务实战,李启镇的研发工作在不断拓展,他能跳出既定工作思维搞研发,敢于对自己的构想进行尝试,又敢于直面困难寻求突破。时代发展迅速,李启镇的研究发明还在继续……(周雅涵 曾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