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人物 >
2022四川十大法治人物 | 王艳:在抽丝剥茧中诠释法治精神
www.neijiangpeace.gov.cn 】 【 2022-12-12 17:45:37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1.jpg


    人物小档


  王艳,女,汉族,38岁,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教导员。主要从事法医工作,累计受理法医物证1300余份,处理检材6300余份,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曾当选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22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从警12年、党龄15年、职业法医……王艳的履历看似简单,但是从大学时义无反顾地选择法医专业,到毕业后无怨无悔走进警营担任法医,这一切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与坚守。法医数量少,女法医更是凤毛麟角,但在刑事犯罪现场,总能见到王艳忙碌的身影。直面生死别离是她的工作日常,查出事实真相是她的职责和使命,她在一次次抽丝剥茧中诠释着法治精神。


  导师的激励让她坚守法医梦


  王艳走上法医这条路,缘于在她读初中时风靡荧屏的电视连续剧《鉴证实录》。剧中女法医漂亮、干练、缜密的鉴定破案形象给王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为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将来报考医学院法医学专业,做一名优秀的女法医。2004年高考,王艳不顾家人反对填报了医学院,如愿以偿进入法医学专业。


  大学毕业后,王艳本来可以到条件更好的市级医疗单位工作,但她立志当一名警察,实现做法医的梦想。2010年,王艳进入警营,在派出所短期锻炼后,被调入到刑事科学技术室担任法医。


  从事了梦想中的法医工作,但法医工作的艰辛,还是超出了王艳的心理预期。“虽然在大学里接触过尸体,但那毕竟是人体标本,做尸体解剖时有老师指导,同学在场,心中没有恐惧感。没想到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出现场就让我刻骨铭心。”王艳说。


  被多辆汽车辗轧,遗体面目全非,王艳到达现场后一看,忍不住哇哇直吐、泪流满面,根本无法正常工作。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她吃饭时不敢看一眼荤菜,晚上睡觉也不敢关灯。


  就这样,王艳在犹豫中度过了最初的岁月。而让她坚持下去的,是师父王智华对她说过的一席话:“我们是医,穿的却是藏蓝;我们是警,配的却是刀剪。在血腥与腐臭中‘替死者言,为生者权’!”


  “替死者言,为生者权!”这句话深深震撼了王艳。自此之后,王智华不仅在法医工作中指导王艳,更是以一名老党员、老民警的责任担当时刻影响着王艳。最终,王艳战胜了法医工作中的脏、苦、累,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法医。


  以专业抚慰每个破碎的家庭


  做法医难,做女法医更难。王艳所在的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是最基层的单位,法医要勘查命案现场、开展伤情鉴定、收集、检验、鉴定犯罪物证,工作任务繁重,王艳曾经一天出过10多个现场。


  证据是捍卫正义的有力武器。有一年,内江市市中区旱桥铁路排水沟内发现一具无头女尸,王艳和同事们接到命令后立即赶往现场勘查。排水沟内蛆虫涌动,高温下尸体散发出阵阵熏人恶臭,就连10米外都能闻到。时值盛夏,室外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热浪袭来,让人大汗淋漓。可王艳从头到脚全封闭“武装”,一干就是12个小时,浑身上下浸透汗水,走起路来鞋子里吱吱作响。


  白天,王艳贴近高度腐败的尸体进行解剖;夜晚,她持续作战,参加案情分析研究。为查明死者身份,她运用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经过细致、严谨地一次次对照公式反复计算,经她推断出的年龄和死者实际年龄相差仅半岁。这看似不起眼的半岁,却为筛查死者身份极大程度上缩小了范围,为尽快抓获真凶赢得了先机,使案侦工作峰回路转。经过长达20多天的鏖战,案件成功突破,犯罪嫌疑人落网。“那一刻我悲喜交加,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有了意义。”王艳说。


  王艳常年在解剖台和遗体“对话”,在显微镜下分析死因,在DNA中探寻案件谜团。从事法医工作以来,她累计受理法医物证1300余份,处理检材6300余份,开展活体检验638次,解剖尸体207具,尸体表面鉴定900余次,认定尸源68具,出具尸检报告、伤情鉴定文书上千份,运用DNA技术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80余名,破获案件100余起。


  在一次出现场,王艳提取物证时,右手小指被锐利的玻璃划破,鲜血直流。她在现场简单包扎处理后忍痛继续工作,同事戏称她是“女汉子”。但在结束工作后,王艳在医院缝合伤口时疼得直哭。由于受伤治疗不及时引起伤口感染并伤及神经,导致右手小指功能障碍,直到现在都不能正常感知温度。但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王艳从无怨言。


  牢记从警初心  坚守为民情怀


  胸前的党徽和头顶的警徽交相闪耀,仿佛时刻提醒着王艳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牢记自己的从警初心,坚守为民情怀,生命至上的誓言。


  在出勘一起溺水死亡的现场时,面对已白骨化的尸体,王艳半跪在冰冷的河边上,佝偻着身体,小心翼翼地把遗骨整理好,恭敬地装入袋。在后续的勘查中,她细心地从泥沙中提取到一枚耳环,并由此锁定了死者的身份。当四处找寻无果的死者家属辨认出耳环,并目睹王艳为逝者所做的一切时,感激涕零。


  王艳的爱民情怀,是以温润无声的方式展现的。每一次解剖完尸体,她总会在清洗后一针一线完整地缝合;每一次和死者家属交谈,她都避讳“尸体”称“遗体”;在她出具的上千份鉴定结论报告中,总是把死亡原因、鉴定结论中的专业术语“翻译”得通俗易懂,让逝者家属得以释怀,这种人文关怀融入到她的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让逝者“体面”回家,更让生者从她的工作中得到慰藉。


  在一次出现场返回的乡村路上,王艳遇到路边一名严重昏迷的老人,家人打算送到城里的医院抢救,可没有一个司机愿意搭载。王艳让同事载上病人和家属,拉起警笛向医院飞驰。一路上,王艳运用所学的急救知识,采取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的方式对老人实施抢救。老人被送进抢救室后,王艳仍陪同其家属在外守候,然而,老人终因抢救无效“走”了,王艳愧疚不已。几天后,逝者的子女几经周折专程来向王艳表达感激之情。王艳说:“公安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如果组织有需要、群众有困难,我义不容辞。”


  警心向党 埋头苦干守护一方平安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王艳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对党的事业、对国家和人民的未来更加自豪自信,对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更加清晰坚定。


  “近年来,我切身感受到了公安事业的蓬勃发展。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更加深刻地领悟了法治精神。”王艳说。10月18日,王艳在参加四川省代表团讨论时,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等重要论述,结合公安工作实际谈感受、说变化。


  参加党的二十大后,王艳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唯有继续埋头苦干,才能守得住一方平安”。10月24日晚,王艳回到内江。第二天一早,她就奔赴工作岗位,与同事们分享自己参加大会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将立足新征程,扛起新使命,以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责任担当,努力通过每一份检验报告、每一次交流问答,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王艳说。


编辑:郑婷婷
中国共产党内江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