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
“枫桥式”警校家社共育 为孩子们装上“藏蓝盾牌”
www.neijiangpeace.gov.cn 】 【 2024-09-19 16:30:32 】 【 来源:内江长安网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共同参与,形成共护合力。


  内江市市中区牌楼派出所辖区内有一所中学、四所小学,在实践中,该所以司法保护为牵引,通过建机制、疏堵点、强链接,形成学校、司法、社区、家庭共育闭环,探索出“预防式保护”基层治理模式,为孩子们装上“藏蓝盾牌”。

1.jpg

  依法育人  共系成长第一颗“纽扣”


  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公安机关保护的重要阵地。9月8日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市中区翔龙中学“警校共育会商室”里,一场讨论正在进行,牌楼派出所所长王洪勇作为副组长参加讨论。这是该所与辖区学校建立的“警校共育”机制,旨在定期沟通研判,会商交流,清单化解决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未成年人的问题和困境。


  警校共育机制从2022年开始建立,不仅针对学生,也面向家长和教师。“随着社会快速变迁和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的心智成熟明显加快,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跟不上,还在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从而出现很多亲子关系的困境,家庭教育环节的缺失与未成年人的问题密不可分。”翔龙中学老师罗兵说。


  在派出所的建议下,辖区学校会定期召开面向家长的“法治家长会”,由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派出所学心理学专业的民警定期跟家长沟通交流,讲法治课,督促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依法育人”。


  “我的孩子说不得、骂不得,一说就乱发脾气摔东西,我们家长已经不想管了。”“我们起早贪黑赚钱就是为了他,为什么他不仅不懂感恩还总是埋怨父母?”“他打游戏成瘾,我们管不了了。”太多家长在亲子关系上的困惑反复刺痛着派出所民警的心,该所所长王洪勇思考再三,一个工作室孕育而生。

2.jpg

  周警官和他的“解忧杂货铺”


  每一周,该所教导员周纪烨都要去辖区学校的“周警官校园工作室”坐班,大学学心理专业的他通过该工作室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为同学们开展法治+心理咨询的特色心理辅导,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他的工作室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解忧杂货铺”。


  “我们学校把做好学生心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聘请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同学们对警察都有天然的好感和信任,与‘周警官校园工作室’联办后,对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有了很大的支撑。”翔龙中学老师罗兵说。


  “周警官校园工作室”主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健全预防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在教育的前端发现问题,迅速处置。


  “来访对象中女生占比87%,男生占13%。”周警官在心理咨询中会注意少一些“爹味”很重的说理说教,多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网络语言,这样可以和学校的老师打配合,也可以获得同学们更多的信任。


  曾经有同学咨询他是否可以文身的问题,他说:“亲,很多工作是不允许有文身的哦,而且洗文身会很痛,亲亲考虑一下。”特意模仿的网络语言让现场笑声一片。


  信任,是贯穿“周警官校园工作室”的主线。青春期的秘密是不愿意和家长说的,很多孩子也不愿意跟老师说,民警作为“第三方”的加入,好像把两方的手拉在了一起,给孩子们的情绪找了个出口,提供了一个自主救助的渠道,也提升了他们的法治意识。


  “孩子们会咨询的问题主要有家庭关系、同伴相处、学业压力、情绪问题、自我认知、考试焦虑等,我会把他们当下的问题拉长一个时间线去跟他们聊,也会把我在这个年纪的心理困境和想法跟他们讲,让他们看到未来从而把握当下。”周警官说。


  警校家社闭环关爱  解救困境人生


  曾经有个女生找到“周警官校园工作室”,她告诉民警,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异,母亲不仅不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把她扔给外婆,还时常更换男朋友,家庭氛围让她感到窒息崩溃。获悉了该女生的情况后,“周警官校园工作室”为她制定了专门的修复成长创伤的心理课程,联系了她的母亲,向其讲解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督促其履行好监护人责任。随后与该女生所在社区联系,引入社区干部、社工、甜城联户员、网格员等力量,随时关注其家庭情况,建立定期上门走访沟通制度,联动为她的成长保驾护航。在大家的关心关爱下,该女生逐渐摆脱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并顺利升学。


  如何帮助困境家庭的孩子走出来,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不进一步滑入深渊甚至走向犯罪,是“周警官校园工作室”在实践中的着力点。


  派出所与辖区学校建立帮扶联系人制度,每个年级安排一名民警作为帮扶人,通过“周警官校园工作室”做好前端摸排。对于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或班主任发现近期心理波动大的孩子进行摸底,了解其家庭背景情况,分层分级进行教育疏导;与社区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发现因家庭变故引发心理问题的学生,派出所立即与其所在社区联系,由社区安排社工、网格员、甜城联户员等基层力量,随时关注其家庭情况,定期安排上门走访,把婚恋家庭矛盾对未成年人的伤害降到最低,形成警校家社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治理闭环。


  对于因各种原因暂时离校的学生,派出所联合学校建立帮扶机制。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摸底,深入了解其家庭背景、离校原因、心理状态,“周警官校园工作室”主动介入,与学生构建起互信关系,定期进行深入交流、倾听,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扶计划,协同社区,为学生创造回归校园的良好条件,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放学铃声响了,周警官夹在一群少年中间走出工作室,身穿红马甲的校园少年义警巡逻走过,笑着跟他挥手告别,落日的光从他们身体侧面折射出来,映出一排高大的身影。周警官说,在全社会的关心帮助下,他们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为需要的人遮风挡雨。(郑婷婷)


编辑:郑婷婷
中国共产党内江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