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花园、党群服务中心,小区越来越漂亮。”在市中区石油小区住了40多年的林菊红明显感觉到小区发生的变化。
变化的不仅是小区环境面貌,更重要的是,这个老旧小区有了专业化物业服务:安装了监控,规划了停车位,路面做了硬化处理,门口还有保安值班……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与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小区引入物业管理息息相关。1月14日,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内江266个老旧小区(院落)已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
老旧小区的烦恼,林菊红现在回想起都直摇头。屋顶漏水、下水道堵塞、墙体斑驳、蜘蛛线乱飞等问题,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有效化解这些群众堵点,社区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契机,由社区党组织领办成立内江市瑞顺物业管理社会企业有限公司。公司本着“服务居民、公益为主、低标准收费”的理念,入驻开展“红色物业”服务,收取每户每年150元的物业管理费,不足部分由社区经济进行反哺,提供卫生清扫、设施维修、化粪池清掏、治安维护、矛盾化解等多项服务。
社区还整合闲置零星地块修建停车场,每月收取停车费接近1万元,积极承接辖区公共服务项目或者小型工程获取收益,为物业公司提供发展“公积金”。
市中区新华路西二巷“红色元素”随处可见。
小区借助城市更新政策良机,全面完善设施“硬件”、引入管理“软件”,建立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多方联动的“红色自治”物业管理模式——
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党员楼栋长”的四级组织体系;
通过院坝会商、入户谈话、集体投票,制定业主管理公约和议事规则、停车管理制度等,打造“红色平台”“红色物业”“红色议事亭”,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小区自管自治良性发展,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由自管委牵头收取居民物业费,聘请专业环卫服务公司做好小区卫生、公区绿化、公共设施设备维护管理;
每个单元创新设置党员和群众各一名的“红色管家”,为整个楼栋提供治安巡防、费用代缴、跑腿帮忙等服务,解决老旧小区生活琐事无人管的问题。组建邱大姐志愿服务队,建立“共享+”小屋模式,提供维修工具、处理邻里纠纷。
推动基层治理改革,打破“三无小区”治理困境,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2024年,内江认真审题,创新思考,采取“成熟小区+专业物管”“老旧小区+自管自治”“三无小区+兜底管理”模式,探索针对零散楼栋实施“片区化”专业物业管理,分类推进小区(院落)物业服务全覆盖。
为提升物业服务质效,内江市住建系统专门开展物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对全市513个物业服务住宅小区开展物业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公共收益公示不规范、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紧盯问题销号,督促物服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题整改,切实规范行业监管。
开展“美好家园”创建活动,提升居住品质,评选出四季康城、万晟城丽府等2024年度内江市“美好家园”小区10个。打造锦林·江南里、隆城观邸等2024年度内江市物业服务品牌项目12个,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物业服务整体提升。
从没人管到全面管,从无人治到共同治,从“问题小区”到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的“标杆小区”。在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的过程中,一个个老旧小区华丽转身,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这不仅是城市治理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