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东兴区有机融合“雪亮工程”、网格化、天网、政务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等平台,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管理全覆盖、服务零缝隙”,有力有效护航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东兴”。
建好用好,“雪亮”保民安
按照“圈、块、格、线、点”的布局原则,全面建成“雪亮”工程点位2955个,辅以高空抓拍、枪球联动等手段,全面消除监控盲区、缩小点位间距,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无缝隙,确保人过留像、车过留牌、动态可调。突出“建、管、用、维”一体化,实体化运行区、镇(街道)综治中心及283个村级综治工作站。建立完善会议保障、机房管理、系统维护、设备保养、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实现“一支队伍”专业化管理。综合考虑实战需求,由政法、公安、综治、运维企业共同确立视频监控品牌、点位朝向、汇聚覆盖、线路走向,确保布局合理、图像清晰、兼容性高、效能显著。仅2024年,就对317起刑事(行政)案件提供重要视频侦查资料,锁定作案嫌疑人122人,抓获犯罪嫌疑人93人,向办案单位推送案件线索150条,破获案件100余件。
聚焦发展,“雪亮”促民兴
聚焦《内江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落地落实,把500余家企业近2000路社会公共安全视频资源接入市级“雪亮”平台,加强涉企重点场所、重点街区、重点区域的“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全面提升企业对各类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2024年12月,区公安分局通过“雪亮工程”技术运用,一举打掉一个长期在万达周边宾馆、酒店盗窃车内财物犯罪团伙,破获案件10余起,动态消除了周边餐饮食宿企业的安全风险。推动“雪亮工程”向重点园区延伸,在椑木镇中再生、田家镇农业园区安装监控点位37个,在小青龙河安装监控点位76个,依托区综治中心进行24小时监管,确保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问题联处。2022年6月7日,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通过“雪亮工程”在中再生园区发现一名工作人员将手中烟头丢在可燃物上并冒烟,及时处置避免了火灾。“雪亮工程”建成以来,为园区企业提供预警90余次,为游客找回物品12次。推动“雪亮工程”向基层延伸,搭建“区、镇、村”三级治理体系,将“雪亮工程”视频、公安天网视频以及各类政务、民生等公众诉求渠道进行深度整合,全面统筹镇、村社会治理问题的受理、研判、处理、督办和反馈,在区委政法委、镇(街道)、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全面统筹社会治理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2021年以来,在富溪镇试点的田溪口社区安装雪亮工程点位20个,协助调解矛盾纠纷60余次、处理交通事故5起,田溪口社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全社区”。
拓展应用,“雪亮”得民心
“雪亮工程”引入人像识别技术,在城区重点部位安装人像识别设备100余套,给案件侦办、治安防控管理带来了质的变化。目前,正探索在智慧小区、治安复杂场所管控中应用该技术,力争实现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在城区重点交通卡口安装车辆识别设备50套,通过卡口识别技术,智能识别车辆拍照、智能分析等模块,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时预警和精准拦截,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近年来,城乡交通主干道高峰时段平均运行时速明显提升,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将“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与公安天网进行整合,视频信息与各警种实时联动,通过视频指挥与现场抓捕相结合,既形成震慑,又有效打击滋事、斗殴、盗抢等违法犯罪。2024年以来,全区行政案件同比下降38%,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