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中区应急事件处置工作研讨会召开。市政府副市长、市中区委书记马炬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岳光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运书,区政协主席王岗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精神;听取了区应急局、区住建局、区水利局、区委网信办等有关部门就行业领域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所作的工作汇报。
马炬指出,2022年以来,面对高温干旱、电力紧缺、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考验,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拼搏、艰苦鏖战,相继完成了“9·08”“11·16”两轮本土疫情处置、抗旱保丰收、防汛减灾、城乡火情处置、党的二十大以及两会维稳、成都大运会安保等各类应急处突保障工作,有效应对了各类风险挑战,维护了全区安全稳定发展大局。
就进一步做好各类突发应急事件处置工作,马炬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牢“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各级各部门务必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聚焦十类风险、夯实五个基础、提升四种能力,抓紧抓细抓实公共安全及应急处置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马炬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重点聚焦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公共环境事件、校园安全事件、公共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事件、互联网舆情突发事件等领域风险,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确保把所有影响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排查出来,同时要对排查出来的隐患以及群众反映、举报的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马炬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不断夯实防范应对各类风险的基层基础。要强化预警研判,夯实“源头防范”基础,积极探索建立专家会商制度,定期听取风险分析报告制度,建好重点台账清单,有效提升预警监测“硬实力”;要强化队伍建设,夯实“攻坚克难”基础,对标对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持续建强区镇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要筑牢前沿阵地,夯实“硬件、物资”基础,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应急设施,完善物资调度机制、管理机制、储备机制,全面筑牢保障基础;要重视先进技术,夯实“科技防灾”基础,加强数字赋能,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水平,切实为各类灾害风险防范提供信息化保障;要加强基层治理,夯实“群众参与”基础,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马炬强调,要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提升全区应急处突的能力水平。要全力提升应急指挥能力,进一步完善各辖区各领域应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制定好应急处突工作制度和应急响应制度,确保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指挥体系上高效有序;要全力提升抓落实能力,切实担起应急处突之责、为民服务之责,立足部门、行业、领域实际,抓落实、干实事,确保既定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要全力提升组织群众能力,努力在群众中形成“一喊就动、一呼就灵”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各类突发应急事件能够在最短时间得到科学有效处置;要全力提升舆情应对能力,持续优化舆情处置流程,及时、科学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诉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领导刘泽华、柳永胜、彭利、李成刚、刘先超、王标、李伟参加会议。(马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