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外卖小哥罗某来到内江市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服务站寻求帮助,称其应得的约8500元报酬被截留。调解员经过了解后得知,今年1至8月罗某持续为某公司提供配送服务,然而在核算工资发现其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得金额存在较大差额。罗某多次与该公司沟通,要求补发差额,但均以“系统计算错误”、“部分订单违规扣款”、“补贴发放条件未满足”等理由推诿,迟迟未予支付。
调解员经初步审核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立即启动了联调程序,迅速联系被申请人公司负责人,发送调解通知书,告知其罗某的诉求并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调解员还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最终双方达成谅解,用人单位当场结清了罗某的工资,事情得以圆满解决,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多亏了你们,这么快就帮我讨回了血汗钱,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罗某向调解员表达了感谢。
据悉,内江是全省新就业形态“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试点的两个市(州)之一。据统计,内江现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近3万人、新就业形态企业达547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存在维权难、取证难、多头跑等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个部门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试点工作,探索打造“党建引领、人社牵头、部门协同、行业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体化解,服务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据悉,内江统筹协调多部门调解力量,依托现有“甜城三级联调”体系,增设新业态劳动纠纷专属调解服务站,受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之间因劳动报酬、奖惩、休息、职业伤害等劳动纠纷提出的调解申请,提供法律咨询、协商调解、仲裁申请、应急处置、就业帮扶等“一条龙”服务。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由一站式调解服务站制作调解协议书,分类引导当事人依法进行仲裁审查或司法确认。15日内调解不成功的,转入法律程序。
此外,内江还积极推动多元联动预防化解劳动争议和诉源治理相结合,引导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推进各地“一站式”多元化解服务站建设,整合各成员单位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及各类调解有机衔接,合力化解新业态劳动纠纷。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新业态“一站式”联调服务站91个,新就业形态行业调解服务站6个,新就业形态园区调解服务站1个,配备专职调解员2078人,通过容缺受理、引导调解、适用简易程序及落实终局裁决方式快速化解各类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258起,为新业态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8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