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满意度的最具体环节。
“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威远县法院迅速行动,向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集中亮剑,截至2025年9月27日,执结首执案件96件,拘传被执行人18人,扣押、查封不动产44套,执行到位金额663.76万元。
重民生快兑现
某陶瓷公司欠付段某某等61名工人工资54万元,段某某等人申请强制执行。面对群体性涉民生案件,执行法官立即查控公司财产,告知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实际经营者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在强大的威慑下,公司实际经营者张某某先行履行20万元,并承诺剩余的34万元在2025年9月底履行完毕。通过强制措施兑现工人劳动报酬,有效化解潜在群体性矛盾,全力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
刚柔并济促和解
叶某某申请执行张某民间借贷一案,申请执行标的4万元。虽是小标的案件,执行法官第一时间联系被执行人,了解其财产情况,原来被执行人张某不是没有履行能力,而是对判决的违约金不服。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到执行局开展调解,经过耐心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申请执行人答应放弃8000元,被执行人当场支付32000元并缴纳执行费,案件执行完毕。以“柔性”手段使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将法律判决兑现为“真金白银”,不仅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更是强力捍卫社会诚信基石。
雷霆出击扣押涉案车辆
“执行110吗?我发现被执行人的奔驰车停在他上班的地方,请你们马上来扣押该车。”一民间借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陈某某在电话中激动地说。接到电话后,法警立即响应,报告执行法官,执行团队随后赶往目的地扣押车辆。仅2小时,执行团队就成功将奔驰车扣押回执行局,目前正在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通过扣押涉案车辆,对被执行人形成强大心理威慑与行动限制,能够有效遏制被执行人“拖、躲、赖”的行为。
掌握拒执线索促履行
刘某申请执行沙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申请执行标的193万元。接申请执行人报告,被执行人沙某某在判决生效后,将自己与他人共有的位于成都的房产过户转移给第三人。执行法官立即约谈被执行人,明确告知其转移房产行为的违法性及可能面临的严重法律后果。通过释法明理,被执行人沙某某现场支付现金35万元、微信转账13万元,以物抵债剩余欠款,案件执行完毕。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可以根据情节严重予以罚款、拘留,任何企图逃避、抗拒执行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