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体店洗钱套利
是一种新型洗钱方式
诈骗团伙为快速洗钱
从过去银行取现、换虚拟币等传统方式
转为
向餐饮店、小吃店、花店
金店、手机店等
实体商铺诱骗进行套现的方式
近期,威远县反诈中心接到数起餐饮小吃店老板银行卡被冻结的求助警情,经核实,这是一种针对小型餐饮、超市等个体经营店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套路解析:
诈骗嫌疑人通过电话联系或添加店主微信,以“全程不露面、送餐到具体门牌”的“无接触点餐”模式逐步渗透,在获取信任后编造“家人住院借钱、银行卡受限”的谎言,诱骗店主提供银行账户帮忙收款转账,实则利用店主账户转移涉诈资金。
骗局升级!“无接触式”信任渗透五步走
第一步:精准定位,潜伏接近
嫌疑人通过踩点摸排或网络搜索,锁定住宅区附近的小餐馆、便利店等个体店铺。随后通过两种方式建立联系:一是直接电话联系店主,以“长期订餐”为由索要微信号;二是伪装成周边住户,多次到店消费并要求添加微信以便“线上预订、送货上门”,逐步成为店主的“熟客好友”。
第二步:无接触交易,降低戒心
添加微信后,嫌疑人坚持“全程不露面”的交易模式:每次点餐都要求送货到指定居民楼具体门牌(但送货时从不亲自开门,以孩子睡觉或学习为由把外卖放在门口),且按时足额支付餐费。这种“规律消费+无接触配送”的模式,让店主逐渐放松警惕,认为对方是“注重隐私的优质客户”。
第三步:突发“急事”,博取同情
在持续交易1-2天后,嫌疑人突然在微信上发布“家人重病住院”的“紧急消息”,配上伪造的医院缴费单、病历照片等,描述病情危重、急需大额手术费的“困境”。聊天中刻意表现焦虑、无助,利用店主的同情心拉近心理距离。
第四步:账户“受限”,设套转账
在获得情感认同后,嫌疑人再次下单购物,交易时突然声称“自己的银行卡因频繁大额交易被冻结”“异地就医银行卡限额”,无法直接收款。转而“恳求”店主帮忙:“朋友要给我转救命钱,能不能先转到你的银行卡?你收到后再转给我,我给你200元好处费和餐费!”并强调“只是周转一下,很快就还”。
第五步:赃款过账,店主“背锅”
一旦店主同意,嫌疑人会立即安排“上线”将大额资金(多为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赃款)转入店主账户,随后以“医院催款紧急”为由催促店主立即转账到指定账户。此时,店主已沦为犯罪分子转移赃款的“工具人”,其行为涉嫌洗钱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
法律解读:“好心帮忙”可能触犯重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提供资金账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即使店主声称“不知情”,但根据司法解释,若存在“多次帮助转账”“收取好处费”“明知资金来源可疑仍提供账户”等情形,仍可能被认定为“明知”,需承担法律责任。
一些实体店常见洗钱套路
1手机店-银行卡、收款码转账
到店大量采购手机,甚至向老板、店员提出到其他店拿取其他电子设备,并给一定的“赚头”,让老板提供账号或收款码,称由朋友或公司进行支付,随后带着手机和电子设备离开。
2金店-银行卡、收款码转账
伪装不同的身份,以不同的理由,在金店进行大量采购、讨价还价,让店家提供账号或收款码,称由朋友或公司进行支付,随后带着金银消失。
3花店-人民币现金花束
以定制人民币花束或放有大额现金礼盒的花束送给朋友为借口,让花店提供账号,很快花店会收到大额转账,对方也很爽快支付花店包装费和配送费。花店老板收到佣金后,将人民币折成花束或者放入礼盒并定点配送。
4蛋糕店-蛋糕夹人民币
使用陌生号码给蛋糕店打电话,称在某平台看到其联系方式,想定制大额现金蛋糕礼盒送给指定的人,询问蛋糕店包装费和配送费。接着,以平台结算麻烦为由,添加蛋糕店微信好友,进行微信转账或直接让蛋糕店提供账号并很快转账过来,蛋糕店取现制作并配送到指定地点。
5烟酒店—购买由他人转账
进店要求购买高档香烟(大额订单),在确认有现货后,向烟酒店索要账号或收款码进行转账,随后带着烟酒消失。
6茶室-套现打牌
通过电子转账的方式把钱转入茶楼老板的银行卡,然后以打牌需要兑换现金为由,让茶楼老板提供现金或到银行取现并交给指定人员。
7彩票店-购买刮刮乐
到彩票店购买大量整本的刮刮乐彩票,称自己钱不够,要求彩票店提供收款码让家人或者朋友把钱转过来,彩票店收到钱后,对方带着刮刮乐快速消失。
威远真实案例
1.烟酒店:银行卡收到2万元后,将价值2万元烟酒拿给陌生男子,之后发现银行卡被冻结,2万元为诈骗资金。
2.鲜花店:银行卡收到2万元后,帮忙取出2万元现金和鲜花一起交给陌生男子,之后发现银行卡被冻结,2万元为诈骗资金。
3.黄金店:银行卡收到5万元后,将价值5万元的黄金交给“跑腿”送至陌生男子,之后发现银行卡被冻结,5万元为诈骗资金。
4.手机店:银行卡收到3万元后,将价值3万元的苹果手机交给陌生男子,之后发现银行卡被冻结,3万元为诈骗资金。5.茶坊:银行卡收到2万元,客人要求换现2万元现金用于在该茶坊打牌,之后发现银行卡被冻结,2万元为诈骗资金.
6.面馆、超市、凉菜店、卫浴店:轻易相信顾客,帮忙收钱后转钱,之后发现银行卡被冻结,帮忙收的钱款为诈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