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内江 >
一个联动工作站, 助推川渝边界“破界”共治
www.neijiangpeace.gov.cn 】 【 2025-10-31 11:20:44 】 【 来源:内江日报

  深秋的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笼罩在绵绵的秋雨中,气温逐渐走低。川渝交界处,几位来自两省市的老人坐在“双昌”园区的亭子里聊得热火朝天,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边界地区往往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薄弱地带,存在矛盾纠纷化解难、监管服务难、服务覆盖难等问题。

  

  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荣边界社会治理联动中心应运而生,进一步加强了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与四川省隆昌市石燕桥镇边界地区治安防控、矛盾化解及协同治理,保障边界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如今,省际边界不再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薄弱带”,而成为协同发展的“融合点”。

  

  机制共建:从“各管各”到“一起管”

  

  三合村与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虽分属川渝,却有着“一衣带水、阡陌相连”的地缘纽带。长期以来,两地群众在生活、生产中交往密切,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

  

  但曾几何时,两地看不见省界线也横亘着治理鸿沟——两地因土地确权、灌溉用水等问题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一脚跨两省、有事两边推”的困境让群众愁眉不展。

  

  “有问题不可怕,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石燕桥镇政法委员、副镇长刘峻杜介绍,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两地积极沟通,进一步梳理边界治理的难点堵点,边界治理陆续打开突破口、不断取得新成效。

  

  于是,内荣边界治理联动工作站与园区服务中心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由石燕桥镇和安富街道共同管理。

  

  机制如何建?刘峻杜说,边界治理联动工作站共建立了区域联系、解纷阵地、资源共享、司法协作、人员交流、边界联防六项运行机制,并确立了“138”工作思路。

  

  搭建一个平台。联动工作站办公地点设在园区服务中心内,两地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村干部、网格员等作为成员采取常驻、轮驻、暂驻的方式进行办公。两地间每季度召开1次例会,分析研判形势,协调联络工作。

  

  设立三个支撑。成立联合警务室,协同开展治安管理检查、重点人员管控等边界区域联勤联动工作。完善联合检查点,在348国道交界处共同设立联合检查卡点,开展日常及重要节点跨省检查工作。成立联合调委会,明确调委会人员,完善调解流程,开展边界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

  

  不仅如此,两地还通过法治小院共建、大院长制(联户员)共推、特殊人员共管、未成年人共护、治安安全联巡、违法犯罪联打、矛盾纠纷联调、公共安全联防八项工作,不断提高边界地区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治理联动:从“薄弱带”变“融合点”

  

  边界治理,平安是基础,和谐是目标。一幅“川渝一家亲”的共治画卷在边界徐徐展开。

  

  家住三合村2组的村民刘和容从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沙河村嫁到三合村已有13年,凭借责任心强、群众认可,成为内荣边界治理联动工作站10名联户员之一,既管自家事也帮邻居忙。

  

  “其实没得啥子大的矛盾,无非就是修路、占地的时候,需要大家坐下来一起协商。”在刘和容看来,“双昌”园区经常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人更亲了,矛盾也更少了。

  

  “因为反光镜被撞坏了,差点伤了和气。”回忆起去年的一次纠纷,三合村村民罗某仍有些不好意思。当时,普陀村村民舒某回家时,不慎撞坏其反光镜,两人争执不下。联合调解室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后,最终促成赔偿和解,让矛盾在现场归零。

  

  更复杂的纠纷同样能找到“破解密钥”。此前,荣昌籍工人梁某在三合村房屋改造中摔伤,向隆昌老板索赔未果。安富司法所与石燕桥司法所启动联合调解,历经多次沟通,最终达成赔偿协议。“跨省务工维权最怕‘踢皮球’,没想到两地司法所一起帮我解决了难题。”拿到赔偿的梁某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隆昌市坚持边界联治“一盘棋”思路,与重庆市荣昌区、泸州市泸县、自贡市富顺县3个区县同步保持联动协作,凝聚区域联治合力,实现了合作协同机制从少到多的新进展,有效固化了边界联治协作经验。

  

  同时,合作领域更加广泛,隆昌市与毗邻区县的合作领域从办案执法、法治宣传扩大到人员交流、纠纷联调、治安联管、案件执行等方面,实现了合作领域从小到大的新跨越。

  

  边界联治的走深走实,让刘峻杜感同身受,他感慨道:“找得到门,认得到人,办得到事了!”

  

  记者手记:

  

  界碑无言,标记着地理的分界;治理有方,联通着人心的往来。从“各管一摊”到“协同作战”,石燕桥镇与安富街道的实践印证了川渝毗邻治理的核心密码——打破行政壁垒,聚焦群众需求。

  

  当内荣边界社会治理联动中心的“议事桌”摆到田间,当调解室的“温情牌”化解隔阂,当智慧平台的“数据流”连通产业,曾经的“边界末梢”已然成为治理前沿。

  

  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到涉及切身利益的劳动争议,石燕桥镇与安富街道的联合治理体系,展现出了强大的包容性和解决力。它不仅是化解矛盾的“消防站”,更是促进和谐的“黏合剂”,让“川渝一家亲”在边界地区从口号变成了可感可触的现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唯有民心相连,方能无界共赢。( 罗尹 徐艳梅)


编辑:郑婷婷
中国共产党内江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