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中县法院银山法庭成功调处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法庭将调解作为优先解纷路径,在高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后,持续跟踪督促协议履行,最终实现矛盾纠纷的彻底化解,用“调解+随案执行”的创新实践,诠释了新时代司法为民的温度与力度。
深耕调解“责任田” 巧解纠纷“千千结”
“杜法官,您既专业又有耐心,我愿意配合调解!”走出接待室时,当事人潘某紧紧握住法官的手连声道谢。潘某在新家装修期间,通过网络平台向某商家购买沙发,却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商家产生争执。协商无果后,潘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对涉案货物进行司法鉴定。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敏锐意识到,司法鉴定不仅耗时久,还会增加双方当事人的经济负担。为高效化解纠纷,法官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决定暂缓鉴定,先行开展调解工作。面对潘某的顾虑,法官在接待中反复释法明理,用专业解读消除其思想疙瘩,为调解打下坚实基础。调解过程中,法官主动搭建沟通桥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坦诚交流,逐步缩小分歧。在确定核心调解方案后,又逐一核对货物退还等细节,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随后,借助“云上法庭”平台,双方在线签署调解协议,既节省了司法资源,又降低了当事人的解纷成本,让公平正义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
打通权益兑现“最后一公里” 随案执行彰显司法担当
“请问双方何时方便?我们将到现场监督货物退还。”调解结案后,承办法官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主动延伸司法服务,全程跟踪调解协议的履行进度。调解协议的签署只是起点,协议的落地生根才是“案结事了”的关键。
为确保履行过程无争议,法官引导双方明确列出各环节的履行节点与方式。在“货物退还”这一核心环节,考虑到远程交接可能出现风险,法官主动协调时间,前往现场监督,从核对货物型号、数量到检查产品质量,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确保交接过程万无一失。货物顺利交接后,法官又马不停蹄地跟进付款义务履行,直到最后一笔款项到账,这起纠纷才真正画上句号。
银山法庭创新推行“调解+随案执行”双轮驱动模式,打破“审判与执行脱节”的传统壁垒,构建起矛盾纠纷“全生命周期”的闭环治理体系。资中县法院银山法庭将继续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让公平正义更快、更实、更暖地抵达群众身边,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司法力量。